人工智能与大模型等技术的突破性发展,正推动未来网络向智能内生、万物互联加速演进。这一进程是驱动全球信息通信产业变革的战略支点,也是我国培育未来产业、打造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人工智能与未来网络的深度融合将引发技术范式创新与场景生态裂变,为构建高质量数字人才体系和实现数字经济产业跃迁提供关键支撑。

未来之光——未来网络科技创新大赛是未来网络发展大会的重要板块,本届赛事聚焦智能网络前沿技术与算网融合创新,着力锻造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复合型网络人才矩阵,为推进网络强国战略、数字中国建设注入新动能。


赛事包含初赛、决赛、现场展示和颁奖阶段,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赛项主题

赛事以未来网络创新应用为主要内容,参赛作品可以围绕算网融合、高性能智算网络、广域无损传输、分布式协同训练、网络人工智能、网络数字孪生、确定性网络、光电融合、可编程网络、网络安全、6G、数据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等未来网络相关领域进行创新设计和应用研究。

       二、参赛对象

赛事面向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以不少于2名,不多于6名学生组成的团队为参赛单位。每支团队可有1名指导老师。

团队所有成员在报名时按对参赛作品的贡献度自行排序。鼓励跨专业、跨学科、跨高校组建团队。学生报名时,以所具有的在校学籍为准,已毕业的学生不具备参赛资格,学生所在学校或学院负责报名学生参赛资格的真实性。

三、作品要求

赛事形式为作品赛,参赛团队根据主题自主进行作品选题和研究实现。作品要求涉及未来网络相关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部署等,或将相关技术用于解决经济社会关注的应用热点或难点问题,鼓励体现学科交叉融合、产业应用的作品选题。

四、赛事流程

本次赛程包含应征报名、线上初赛、线上决赛、现场展示和颁奖阶段。

1、应征报名(2025年6月20日前)。以学校或学院为单位组织若干参赛队,每队2-6名学生队员及一名指导老师,填写报名表(见附件)并加盖学校/学院公章扫描后在线提交。

2、初赛阶段(2025年7月11日前)。初赛采用线上评审方式。各参赛队伍按照作品要求设计应用方案,并于7月11日前以技术文档和仿真或视频演示的形式网上提交,评委根据作品质量确定晋级队伍。初赛的成绩不带入决赛。

3、决赛阶段(2025年8月5日)。决赛采用线上形式进行。入围决赛的队伍需发挥创新能力,优化初赛作品并进行线上演示和答辩,评审专家根据评分细则决出奖项。

4、现场展示(2025年8月下旬)。第九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将于8月下旬在南京举行,期间将设置决赛优秀作品展示专区,并邀请队伍代表进行现场展示。

5、颁奖仪式(2025年8月下旬)。在第九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闭幕式现场举行颁奖仪式。

五、优秀作品遴选

赛事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最终将遴选出15个优秀作品。

六、参赛须知

1、本次赛事不对参赛选手收取任何费用。参加比赛所产生的交通及食宿费用自理。

2、凡报名参赛者,即视为已充分了解赛事规则及条款,且愿意完全遵守各项规定。

3、参赛选手不得违反赛事规定,所提交的相关材料不得存在抄袭、盗用等不法现象,一经发现,即取消参赛资格或追回奖金。参赛项目涉及知识产权纠纷等情况的一切责任由参赛选手自行承担。

4、参赛选手完全本着自愿原则参加本次比赛,如对赛事有异议,及时与赛事组委会联系沟通或选择退出比赛,但无权要求更改比赛规程或赔偿因参赛所发生的任何费用。

5、因不可抗力因素影响赛事正常进行的,主办方有权对赛程作相应调整或终止比赛。

6、赛事组委会保留对本次赛事的最终解释权。

七、报名咨询

报名链接:http://ideapark.mikecrm.com/steoIAA

报名咨询:陈女士,chenmingrong@fnii.cn




点赞(0)
返回
顶部